中秋节一二事
中秋佳节除了美味的月饼之外,还有丰富的历史起源,下面我们来讲个故事.按照我国的阴历,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,古时称为仲秋,因此民间称为中秋,又称秋夕、八月节、八月半、月夕、月节,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,标志团圆,又称为团圆节。
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,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。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、秋天祭月的社制,民间也有中秋祭月之风。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,严峻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。中秋赏月的习俗在唐代极盛,许多诗人的诗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;宋代、明代、清代宫殿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范;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“拜月坛”、“拜月亭”、“望月楼”的奇迹,北京的“月坛”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。每当中秋月亮升起,于露天设案,将月饼、石榴、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,拜月后,全家人围桌而坐,边吃边谈,共赏明月。现在,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划隆重、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代替。
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。月饼标志着团圆。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讲究。苏东坡有诗写道: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和饴”,清朝杨光辅写道:“月饼饱 装桃肉馅,雪糕甜砌蔗糖霜”。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较为相近了八月十五也被成为团圆节。每一道美食都有一个故事,每一段历史都值得我们尊重,在我们品尝美食的同时不要忘记它的故事!
(声明:文章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更正或删除)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DIY月饼的制作方法